茶艺

太上头了!武夷山的茶食,一定要吃!
作者:小贝壳茶业 发布时间:2025-06-17 16:46:38 浏览次数 :21
作为茶的发源地,中国茶食文化源远流长。中国人常说 「吃茶去」,在早期,茶还真是用来吃的!
武夷山是世界乌龙茶与红茶的发源地,每年吸引着许多茶客慕名前来体验浓厚的茶文化氛围,在品茶香、感受茶文化的同时,自然也少不了茶食的搭配。
📸武夷山月半规
武夷茶食花样百态,美味无比。这个春节,若想体验一场与众不同的武夷之行,不妨给自己安排一场武夷“吃茶”之旅吧。
📸柯桔CC
茶食雅韵
茶食,作为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从先秦的药食同源,到如今创新风尚的演变,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来,茶与食的文化传承。
早在先秦时期,茶与药食同源,被先民们视为珍宝。茶叶既可作为饮品,也可作为食物,具有药效和食用的双重属性。这一时期,食用茶叶以获取药效的方式可视为茶食的雏形。
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茶与食开始分离。人们将茶叶煮沸成茶粥作为日常食物,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茶叶的使用方式,也促进了茶文化的丰富与发展。
唐宋时期,茶食繁花盛开,茶食文化不仅体现了食物的丰富多样和制作的精致化,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态度、审美追求和社交文化。
宋代设有专门的果子局和蜜煎局,茶食品种繁多,既有荤素搭配,也有干果和糕点等甜品。从百味羹、锦丝头羹到炙鸡、八焙鸡等,茶食的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茶生活的热爱。
元代,茶叶贸易繁荣,简便易携的茶食传播到中亚、东欧,促进了跨文化的茶食交流。
明清时期,中国茶文化与茶食文化再度繁荣。明代朱元璋废除团茶、改用散茶后,茶的泡饮方式更加便捷,茶食品的制作与消费不仅在上层社会流行,平民百姓也对茶食情有独钟。明清时期的茶食包括点心、水果等佐茶食品,以及奶茶、花茶、面茶等以茶为原料的食物。
步入当代,茶食文化在文化传统、经济条件、技术创新、社会习俗和健康观念的共同作用下,呈现出多元创新的风貌。
经济的增长和科技创新让人们有更多机会探索和享受各种茶食,茶食更加多样化。
📸酥上说
如今的茶食,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,又融入了现代的创意,成为茶文化中一种独特而美味的食物。
武夷茶宴
说到茶食,大多数人可能想到的是精美的糕点,但来到武夷山,你会发现这里有一道极具地域风味的茶食——武夷茶宴。
武夷茶宴传承干百年茶文化与武夷饮食文化,将武夷山的茶与当地食材完美融合,每一道菜都散发着浓郁的茶乡风情。
武夷茶宴的规格丰富多样,从「十大碗」的丰盛,到「六大六小」的精致,还有「八大八小四盘六碗、四盘八碗」等不同组合,每一种都尽显诚意。
在食材的挑选上,无论是醇厚的红茶,还是韵味十足的岩茶,都能与当地食材碰撞出奇妙的火花。
武夷茶宴的制作技法多样,蒸、熘、爆、炒、焖、炖等烹饪方式轮番上阵。茶叶既可以作为主角撑起整道菜,也能作为配角增添独特风味。
📸武夷丶茶宴
在武夷茶宴中,一道道佳肴令人垂涎欲滴,每一道菜都巧妙地将茶香与食材融合,带来独特的味觉享受。
茶叶焖猪脚软糯入味,茶香与肉香交织,口感丰富;茶香排骨粽子则以独特的搭配带来别样的口感体验;茶叶烧里脊肉用鲜嫩的里脊肉裹着茶香,入口即化;茶汤蒸稻花鱼让鱼肉充分吸收了茶汤的鲜美,鲜嫩多汁;茶叶熏鱼则将熏香与茶香完美结合,香气扑鼻。
茶汤炖鸡块汤汁浓郁,鸡肉鲜嫩,茶香渗透其中;茶叶干炸大虾外酥里嫩,茶香四溢,令人回味无穷;茶香竹笋清爽可口,尽显自然风味;大红袍烤鸭鸭皮酥脆,肉质鲜嫩,带有独特的红袍香气,别具一格。
茶香酥皮鱼外皮酥脆,内里鱼肉鲜嫩,茶香萦绕;茶香糯米球软糯香甜,茶香浓郁,口感层次丰富;肉桂炖牛肉中,肉桂的香气渗透进牛肉,香气浓郁;水仙炖水鸭鸭肉鲜嫩,汤鲜味美,茶香与鸭肉的结合恰到好处。
岩骨花香烤羊排带有独特的桂皮香,让羊排更具风味;铁罗汉酿笋尖则将茶叶与笋尖的清新完美结合,口感清爽;大红袍茶叶蛋茶香浓郁,入味十足;正山红茶小汤圆甜蜜的汤圆搭配红茶的醇厚,别有一番风味;武夷风味茶冻清凉爽口,茶香清新,是解腻的佳品。
来武夷山一定要品尝这些美食,让味蕾在茶香与食材的交融中,体验到一场全方位的盛宴。
缤纷茶点
在武夷山,茶点也是茶食文化中的一大亮点。
印糕子是武夷山当地传统糕点,形状有方有圆,饰面印着花鸟鱼虫等寓意吉祥的图案,口味丰富多样,有芝麻味、花生味、葱香味等。
制作印糕子时,通常会先把炒得微微发黄的大米磨成米粉,加入事先炒好的芝麻、花生和熬好的白糖拌匀,然后装进雕刻有图案的「糕子印」木质模具中,压紧实,再轻轻敲打模具背面,糕子便会脱落下来,最后将这些糕子摆在筛子上,再烘烤一天一夜即可。
印糕子可存放半年之久,是武夷山人年节时招待客人的必备点心,也是配茶的好佐食。
朱子孝母饼也是搭配喝茶饱腹的好茶点。
相传朱熹奉母至孝,其母喜食他亲手做的酥饼,朱熹每次远行游学,都会制作大量酥饼供奉母亲,乡人感其孝心,纷纷效仿。
如今的朱子孝母饼以武夷山当地的莲子、板栗等食材为原料,配以古法精制而成,小巧玲珑,色泽金黄,味香皮酥,馅甜适口,配上一壶大红袍,超级美味。
此外,武夷茶糕点还有芝麻片、冻米、红袍南枣核桃糕、竹筏酥等。
芝麻片,将芝麻与糖、糯米等原料混合,经过熬制、擀压、切片等工艺制成,其口感酥脆,香甜可口,芝麻的香气浓郁。
在武夷山当地,有的芝麻片在制作过程中还会加入茶粉,使芝麻片带有淡淡的茶味,别有一番风味。
📸小小安。
冻米,极具武夷特色茶食的一种,制作时先精选上等糯米,用清水淘洗干净并浸泡半日,再蒸至七八成熟,此时的米尚属半生不熟状态。
接着将其晒干,放入铁锅中大火翻炒,添加麦芽糖,经充分拌炒粘合,使其变得蓬松酥脆、香气四溢。
📸好运的我呀
红袍南枣核桃糕,以大红袍茶叶为原料,将茶叶研磨成粉,与南枣、核桃等食材巧妙融合。经过精心烘焙,糕点散发着浓郁的茶香和枣香。
一口咬下去,软糯的口感中夹杂着核桃的香脆,甜而不腻,茶香四溢,仿佛将武夷茶香的韵味都浓缩在了这小小的一块糕点之中。
📸琦王花生
竹筏酥,也是极具特色的一款茶点。它的外形酷似武夷山的竹筏,十分精致。制作时,将茶叶的精华融入面粉中,再加入适量的糖和油,烘焙出酥脆的口感。
吃起来,先是感受到外层的酥脆,接着是茶叶的清新在口中散开,别有一番风味,一定是新年中,你喜爱的武夷茶食之一。
📸!扎扎糖🍬
茶与茶食
武夷山作为著名的茶文化之地,茶叶种类繁多,有醇厚的大红袍、高香的肉桂、绵柔的水仙、陈韵的老茶,还有甜润的红茶。
在武夷山人的茶生活中,喜欢不同的茶搭配专属茶食,这样能充分激发味蕾,让茶香与食味相互交融、彼此映衬,碰撞出独特的风味火花。
📸小谦山房tea set
快来看看,茶点搭配秘诀(仅供参考):
大红袍茶香浓郁,口感醇厚,适合搭配多种风味的点心。喜欢酸甜口味的,可以选择丹桂酸枣糕,酸枣的酸甜与丹桂的花香相互映衬,中和了大红袍的醇厚,使其口感更加清爽。
若是偏爱坚果的香脆,武夷山吊瓜子是绝佳选择,吊瓜子的香脆与大红袍的茶香相得益彰,在品茶的间隙嗑上几颗吊瓜子,惬意十足。
而清新的莲子糕则能与大红袍的浓郁茶香形成对比,口感软糯,清甜不腻,为品茶增添一份淡雅的享受。
📸翔说茶、大牛爱学习
武夷肉桂香气馥郁,带有独特的桂皮香与花果香。与五夫饼搭配,咸香与肉桂茶的香气相互交融,口感丰富。
此外,蜜饯类中的杨梅干也是不错的选择,杨梅干的酸甜能够刺激味蕾,使肉桂茶的口感更加突出。
而对于喜欢甜食的人来说,龙须酥芝麻片的香甜酥脆与肉桂茶的醇厚搭配在一起,甜而不腻,让人回味无穷。
📸方圆知缘、啊糖
武夷水仙茶味清新淡雅,适合搭配不甜或微甜、清新口味的点心。
桃酥的酥脆口感与水仙茶的淡雅相得益彰,一口桃酥,一口茶,能感受到茶的清香在口中散开。
荔枝干的清甜与水仙茶的清新相互映衬,口感清爽宜人。
而玫瑰奶枣的香甜软糯中带着玫瑰的花香,与水仙茶搭配,为品茶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气息。
📸桐集、豆子麻麻
老茶经过时间的沉淀,口感醇厚绵滑。搭配甜口的龙须酥,只得香甜在口中散开,与老茶的醇厚相互交融,口感丰富。
此外,五香笋干的咸香则能中和老茶的甜味,使其口感更加平衡;玉米姜糖的微辣与香甜为老茶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味,让人在品茶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味觉体验。
📸岩中老朽、如糖得果_
红茶口感甜润,香气浓郁。司康的酥软与红茶的香甜相得益彰,仿佛置身于下午茶的氛围中。
另外,丹桂黑巧将丹桂的花香与巧克力的浓郁巧妙融合,与武夷红茶搭配,甜而不腻,口感醇厚。
而香芋馅饼的香甜软糯与红茶的香气相互映衬,又为品武夷红茶增添了一份甜蜜的享受。
📸品茶桃子味儿、cc简餐记
在武夷山,春节的时光因为茶与茶食的陪伴而变得更加温馨美好。
无论是感受武夷山当地历史悠久的茶食文化,还是品尝独具特色的武夷茶宴、精致的茶味糕点,亦或是搭配上美味的点心享受一杯香茗,都能让你在这个新春佳节中,感受到武夷山独特的茶食魅力,留下一段极致难忘的味蕾体验!
还等什么,这个春节,来武夷山「吃一次茶」!